{{ item.name }}
{{ item.desc }}
富台國宅的由來,起因於民國41年,一批從越南富國島撤退回來的國軍將士及其眷屬,被安置在現今富台里的地區,當時稱作「富台新村」。這群居民的後代取「富國島」的「富」與「台灣」的「台」,命名為「富台」。直到民國74年,此眷村進行改建,才成為今日的富台國宅,並有其他拆遷戶遷入。
眷村淵源:富台國宅的前身是眷村「富台新村」,居民為民國41年撤退回國的國軍將士及其眷屬。
名稱由來:該眷村的名稱取自「富國島」和「台灣」的「富」與「台」兩字,以紀念這批將士的背景。
改建過程:民國74年,為了改善居住環境並進行都市更新,富台新村改建為富台國宅。
住戶組成:改建後,除了原有的眷戶外,也有來自東區東西向快速道路的拆遷戶遷入,使得住戶更加多元。
一個從越南「富國島」到「台灣」的眷村故事 根據「台中市軍事遺跡、眷村及其文物普查計畫」統計,台中市共有九十六處眷村,其中 以空軍眷舍最多,陸軍次之,在全省眷村數量排名第二,僅次於台北市。這些眷村從 名稱、建村沿革到生活點滴,都充滿了吸引人的故事。 被圍牆阻隔的眷村故事 位於雙十文化園區的變電新村 充滿「濃濃的」眷村味,紅磚鏤 花與避水閣樓是眷村空間美感與 文化的展現;鮮為人知的北屯新 村是空軍將官的搖籃,也是名小 說家孟瑤的創作園地;聯勤糧秣 廠所屬的一德新村內,還 有一座林姓人家轉售軍方的大正 年間維多利亞洋樓建築;這些發 生在台中土地上的故事,因為圍 牆的阻隔為人們所忽略。住在台 中市的人們,對於富台社區應該 不陌生,但是,對於眷村裡的住 戶,可能就顯得神秘而陌生了,本文以富台新村為楔子,為您揭 開台中市眷村文化的神秘面紗。 富台新村安置「富國島」撤軍 「富台」是一個特殊、也令人感到熟悉的名字,按字面解 釋「富」是「富足」、「富 強」的意思,「台」指的 當然是「台灣」。但是,富 台新村的「富台」,卻還有 另一層意義,因為住在村子 裡的人,都是由越南的「富 國島」到「台灣」的。民國 三十八年,國共內戰接近尾 聲,蔣介石總統輾轉由上海 經舟山群島、澎湖到台灣高 雄,而其子弟兵黃杰將軍 則率領部隊三萬多人進入 越南境內,被困於越北集 中營,旋即又在法國當局的協 調下,南移越南西南部瀕臨暹 羅灣的「富國島」上,在異域 渡過三年半的艱辛歲月,如同 泰北美斯樂的故事一般,幸運 的是這群異域的將士,並沒有 被遺忘。民國四十二年六月, 他們被接返台灣,分兩批由高 雄及基隆上岸,踏上「陌生的 祖國」。黃杰將軍仍受 重用,同年九月晉升陸軍二級 上將,之後擔任陸軍總司令, 以及台灣省政府主席等職,與 其一起歸來的三萬部眾,則被 安置在全省各地的「富台新 村」中。 台中市的「富台傳說」 「返台後,我爸爸立刻被 要求解除職務,並且限期辦 理退役,我們成了住在眷村 裡的老百姓,雖然仍有部份 補給,但生活相當困苦。」 。 「當時富台被許多眷村包圍著,村子外面緊鄰著大馬 路,對面有許多麵攤,這些 人大都是當初負責監視任務 的特務。」「富台是當初台中 市最『強勢』的眷村之一, 村子裡的弟兄彼此感情很 好,所以打架鬧事是家常便 飯,但是,日後也有許多人 在事業上頗有成就。」。雖然黃杰一路 高升,但從越南歷劫歸來的 「義士」,是不被老總統 「放心」的,以台中市富台新 村為例,被安置在當時「陸訓 部」干城營區旁, 週遭包圍著單身軍官宿舍,農 場新村、裝甲新村等,監視意 味濃厚,這也造就了台中市眷 村的「富台傳說」。 由「富台眷村」 到「富台社區」 在台北市、桃園縣中壢市、 台中市、台南市等地,都有名 為「富台新村」的眷村,台中 市富台新村位於雙十路以東 與富台街交叉口,原址已於 民國七十一年改建國宅,現 在稱為「富台社區」,在台 中市眷村訪查的過程中,我 們發現富台新村充滿了神秘 感,如果您有更多「富台」 或台中市其他眷村的故事, 歡迎您與我們聯絡。